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陷入“危机”的男孩,该如何拯救?

  • 80后
楼主回复
  • 阅读:634
  • 回复:0
  • 发表于:2016/12/20 16:31:08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东台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近日,上海推出国内首本为小学男生量身定制的性别教育教材《小小男子汉》,让“男孩危机”再次成为热门话题。男孩阳刚之气不足、成绩全面落后于女孩等问题,引发不少人的担忧。

  扬子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破解“男孩危机”,并不只是“拯救男子汉气概”这么简单。南京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直言不讳地指出,改变现状,要从小学课程、家庭教育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而更关键的问题是,学校教育因为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而畏缩不前,最终导致所有的孩子都“被限制”,这一点对男孩来说,更为痛苦。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璟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教材?

  专为男生定制,提升他们的勇气和素养

  据报道,上海教育出版社近日推出了国内首本为小学男生量身定制的性别教育教材《小小男子汉》。该课程以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颁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生涯指导教育、安全教育纲要为主要依据,从“人”的角度,围绕小男生们成长必须面对的与性别相关的困惑组织教学内容,着重帮助他们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增强保护、悦纳自己的基本能力,从而提升敢于担当的勇气与素养。

  教材共分6个篇章,主要帮助男生理解“为什么我是男孩不是女孩?”、“什么样的男孩算得上‘酷’?”、“为什么男子汉要有担待?”、“男子汉怎样表达‘爱’?”、“怎样成为面向未来敢梦敢想的男子汉?”等问题。

  《小小男子汉》课程的对象是小学四五年级的男生。采用的是男女生分班上课模式,旨在让孩子们在同性伙伴中可以更开放地讨论一些平时很难展开的问题,借用各种游戏和活动帮助男生轻松补上“人之初”的必修课。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该教材主编、上海闸北第三中心小学校长尤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课程为广大男生走出成长中的烦恼补充一点正能量,让祖国的未来拥有更多阳光、阳刚的男儿郎。”

  男孩到底遭遇了什么危机?

  A  缺乏阳刚气,受不得一点挫折

  上海推出国内首本小学男生性别教育教材,也让“男孩危机”再成热点话题。

  “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爷爷奶奶惯得不得了,都上小学二年级了,还是喂饭帮穿衣服。一遇到问题,解决不了就会耍脾气,还动不动就哭!”孩子上二年级的葛女士说到儿子颇感无奈,自己和爱人工作都忙,儿子就只能交给老人带,但老人带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护。“老人怕孩子受伤,不给跑不给跳,但其他方面又特别惯,从小做游戏都是给他赢,搞得现在耐挫性就很差,很敏感。”

  男孩的阳刚之气哪去了?采访中,一位教育界人士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社会文化的不重视。不少中国孩子从小都比较娇惯,男孩子也经常会被过于保护,因缺少磨练而变得柔弱、敏感,耐挫性差。

  B 小学阶段“学业表现”不如女孩

  “我们班成绩好的除了个别男生,其他都是女孩子,班干部也几乎都是女干部!”小阳在南京一所不错的小学上四年级,不过在他看来,老师就喜欢女生,因为女生听话、成绩好、纪律好,还是老师的小助手。为什么男生当不了班干部?小阳脱口而出:“男生调皮呗!”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成绩优秀的男、女孩比例分别为45.35%和52.11%,女孩比例明显高于男孩;而学业水平为“良”、“中”、“差”的学生中,男孩比例均高于女孩,且在学业水平“差”的学生中,男孩比例超过女孩两倍以上(男65.33%,女27.56%)。

  C  调皮贪玩,家长担心被“贴标签”

  “我家儿子经常被告状,我最担心的就是被贴上‘差学生’的标签。”孩子在南京某小学读二年级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儿子长得比较高,很爱笑,但男孩子会比较调皮,遇事容易兴奋,隔三差五就会“闯祸”。“每次和小女生发生矛盾,倒霉的都是我儿子,老师批评最多的也是他。也许在老师眼中,只要有冲突就是我儿子引起的。可是我每次都和他聊天,发现事情的起因往往并不是他,我觉得不公平。”

  采访中,不少男生家长都有相同的烦恼。“最怕孩子小小年纪就这样被贴上标签,成了‘差孩子’,这对孩子的影响其实很大。”家有男孩的张女士担忧地说,现在的教育应该给男孩子多一些“长大的时间”,多一些鼓励和宽容。

  “其实现在的男孩很受伤,因为和女孩相比,很容易被贴上调皮、不听话、贪玩的标签,在小学阶段就不受待见!”采访中,南京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直言不讳地指出,“拯救男孩”不应该是说说而已,更要从小学课程、家庭教育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去改变。

  如何才能破解“男孩危机”?

  教育应该尊重男孩的性别特点

  研究证实,从胎儿起,男孩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都落后于女孩,直到青少年后期,男孩才能真正追赶上女孩。研究还表明,在自制力和言语发展上,男孩的落后尤为突出。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更应该尊重男孩的性别特点。”南京一位心理名师指出,男孩的学业成就、体质、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所面临的重重危机,都与现行教育模式有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家庭教育中对独生子女过于娇惯,使男孩缺少阳刚气质、意志力薄弱,这一点亟须家长特别是父母引起重视。

  另一方面,中国小学里的课程以静态为主,这不符合小男生好动的特点。因此会有不少小学老师反映男生上课不听讲,不遵守纪律,其实男孩子更倾向于以运动、实验操作、参与体验等方式来学习,总是“坐着学”,对大多数小男孩来说是很辛苦的。

  因此,第一,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要增加课堂的丰富性,并尽可能增加户外课程;第二,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过度用学习成绩去评价一个孩子。“现在的考试几乎都是纸笔测试,考的内容也是以学科知识为主,但是运动性学习、发散性思维以及探索开创的能力等往往都不能考出来。而这些却往往是男生的强项。”

  有了法制保护,教育才能“放开手脚”

  “‘男孩危机’这一现象近年来讨论得也比较多,大家经常把原因归结于父亲教育的缺位、女老师太多等,但往往这些原因并没有想象的影响那么大。对男孩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社会环境和评价机制造成的,而法制环境对教育缺乏保护则让学校在面临这些改革时‘不断退缩’。”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指出。

  事实上,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现在教育面临的共同困境是“被限制”。“以前的孩子也是妈妈带的多,以前的老师也都讲纪律,但是也没有出现这么多问题,因为那个时候无论家长还是社会,对教育是宽容的,老师敢于‘放手’。但现在教育越来越被捆住了手脚,出了问题‘吃一堑长一智’,最后变成了因噎废食。这就是因为教育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结果学校不敢承担责任,导致所有的孩子都被限制,更不会让孩子经历任何冒险和探索的行为,这一点对男孩来说则更为痛苦。因此,总而言之,学校的办学环境变糟,毁掉的是孩子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建立教育的法制保护是亟待引起重视的。”

  ■相关新闻

  南京一初中试点“男孩班”

  今年3月,南师附中新城初中首届“男孩班”正式开课。据悉,该校2015年曾对男孩教育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发现男生阳刚气不足,学习成绩和运动很多不如女生。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关注日益凸显的“男孩问题”,就是要针对男孩在初中阶段身心发育和行为习惯的特点,研究并初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男孩教育”模式。学校开设“男孩班”就是一种探索实验。

  据了解, “男孩教育活动班”是在初一自主申报的95位男生中,通过初试、复试层层筛选,最后入围30位。其实“男孩班”是一种虚拟班级,他们平时上课和原来的同班同学在一起,但会安排每周三下午专属的“男生课堂”以及一些辅助课程,直到初中毕业。“男孩班”课程包括体能训练课程、实验操作课程、团队拓展类、外出参观访学和口才训练课程等。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